今天沒有太多靈感,因此梳理一些近期瑣碎的靈感,寫一篇漫談,這篇漫談更多的是闡述關於賺錢的底層事實邏輯,可能會引起一些不適。與往期文章一樣,通篇都是個人主觀臆斷,DYOR。
具備較強道德感的人,注定賺不到錢。
這個論點或許會讓人反感,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做過項目孵化,也寫過白皮書、軟文等很多東西。但在絕大部分時候,這些內容都是編的。
正因為我太明白其中的業務邏輯、技術框架,所以深知許多項目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虛構的。當然,從項方角度來說,那叫做未來願景,叫路線圖,叫未來規劃,叫敘事性。但這對未來的美好敘述,一切都是為了當下你手中的錢。
也正是我有較強的道德感,最後就不再做所謂的項目孵化之類的事情了,因為我沒法愉悅的享受憑藉自己與他人的行業信息差來敛財。
另一方面來說,只要你對賺錢一事沒有道德感,那麼你必然會在 Crypto 領域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為什麼我要強調在 Crypto/Web3 / 幣圈呢?
在股市,你的對手盤是各種金融機構,或者金融碩士博士,他們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有豐富的金融工具,有成熟的信息獲取渠道;在樓市,你的對手盤是各種地產巨頭,地方政策,他們是制定規則的人,掌握媒體喉舌的人;
而在 Crypto 領域,你的對手們大多都是一樣的普通人,或者懂技術的普通人。這個領域沒有成熟而繁瑣的工具,所以起點幾乎一樣,並且因為工具的缺乏帶來了更多創業機會。這個領域的準入門檻低到可以一鍵發幣、一鍵發鏈(嚴格來說如果你對細節有要求,那麼一鍵工具也實現不了)。最重要的是,在 Crypto 領域沒有規則,想怎么玩都看你自身的想法。
正因沒有規則,所以 Crypto 領域只要你沒有道德感,你非常容易在這裡賺到錢。舉一些反面案例,得益於匿名性以及全球化,你可以大肆 rug pull。對於用戶來說,識別 rug pull 的成本是巨大的,無論是對知識儲備還是技術儲備,90% 的用戶都不具備這個能力。
如果你對 rug pull 非常反感,那可以改叫社區自治。就在昨天,mfers 的創始人 Sartoshi 寫了一封留言信之後宣布把項目 “交還給社區”,就刪掉社交帳號跑路了。社區自治適合的場景只有進行公平分發的項目,對於那些把錢賺走,但把運營責任丟給社區的項目,這何嘗不是另一種 rug pull 呢?
看到現在,如果你對這類社區自治依然反感,那你可以再升級包裝,做敘事性包裝。結合當下熱門版塊,比如元宇宙。做炫酷的官網,寫路線圖,請 KOL 宣傳,然後發 NFT 或者代幣,對公眾募資,或者有資源的話可以跟加密 VC 募資。這一套的成本可能不到 10 萬美金,然後募資個幾百萬美金的代幣,每天推特發發公告維持運營就行。如果你覺得我這形容很假很土狗,那麼請你看看現在 90% 的 NFT 項目不都是這樣做嗎。
如果你還是接受不了這樣敘事性包裝的項目,那你可以考慮深入 Web3 領域,作為 Web3 切身用戶去尋找痛點,並且研究解決方案來解決痛點。亦或者身在 Web2 的你,發現受制於 Web2 體制困局開始試圖在 Web3 創造你想要的世界,並且落實在技術 / 產品研發上。在推進過程中你遇到了資金困局,然後你開始選擇發行代幣或者尋求機構融資來解決資金問題,直至產品上線開始產生盈利,同時這個周期可能長達兩三年,你是否能接受這樣的賺錢方式?
上述四種項目運作方式,分別是道德感從低到高,你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對於賺錢的道德感在哪一層次,道德感越低賺錢概率也越大,雖然很不雅觀但這是客觀現實。
大多數項方目標與你一樣,賺錢
這個也是讓我很困擾的地方,非常多項目是明擺著圈錢,但依然很多人樂此不疲的投資參與,並且相信項方漏洞百出的敘事。
Crypto 領域中,大多數的項目目標是賺錢,而賺錢的核心方法也就兩種,發行代幣 / NFT 賺公眾的錢,或者賺投資機構的錢。至於他們的敘事,全都是為了賺錢這個目標服務,當他們賺到了錢,項目自然會停滯,發發推特公告維持運營即可,此謂 “軟著陸”,意為看起來沒跑路的跑路。
還是拿我親身參與過的項目 Parrot 來舉例吧,投資機構就包括 alameda research,NGC 等,並且在 IDO 時候大概融資了 4 億美金。項目本身是做借貸以及抵押穩定幣,在當時 Solana 生態並沒有類似的項目,這樣一個融合 Maker DAO、AAVE 的項目,加持上 alameda 金字招牌,怎麼都不太可能虧損破發吧,但實際上距離 IDO 價格已經跌了 99%。
那麼融資之後他們做了什麼呢,其實幾乎沒做任何實質性的工作了,每週會固定發推特,發一些海報。項目使用率幾乎為零,社區活躍度幾乎為零。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軟著陸項目。
對於項方來說,融資是他們的目的,項方向是給融資包裝的核心,拿到了融資也就意味著項目的使命已經結束,繼續在項目投入資金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只需要花一點點錢請兩個運營維持公告和社區運轉即可。
那麼如何分辨這樣的項目呢?其實非常簡單,把項目拆分著看。將一個項目拆分成兩部分,我分別把它們稱為期貨闡述和現貨功能。
期貨闡述,就是一個項方跟你描繪未來市場有多麼宏大,或者未來產品功能有多麼豐富,或者將來有多少合作。又或者給你描繪那些類似《頭號玩家》的科幻世界,以及一些虛無縹緲的商業邏輯或者違背電子科學發展的邏輯。
舉個例子,我看過一個 NFT 項目,在官網吹噓自己要做 3D NFT,未來要做元宇宙硬體,讓用戶可以在自己研發的元宇宙中用 3D nft 化身來進行社交。但在實際落實中,發了個 2D 的 PFP。
在商業邏輯上,又要走依靠實體產業鏈的重資產(VR 硬體),又要走依靠技術研發的軟資產(元宇宙世界、交互系統等等),一通大而全的東西一看就是單純的敘事包裝,不可能實際投入研發。
而在電子科學發展邏輯上,又完全忽視客觀問題,比如不考慮去解決 VR 眼鏡的痛點視場角、護目鏡效應等等。這些細節就徹底論證了這樣的項目沒有做過嚴謹的市場調研與規劃,只是月薪八千的文案為了迎合市場或者迎合投資人拍腦袋編出來的故事。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會覺得,我這樣死抠項目的敘事性沒什麼意義,大家都是敘事性描述,故事講得好才有人投資,才能漲。
但這樣的想法,也側面證實了大家對投資的不嚴謹,對自己的錢不重視,同時也呼應了我在上一主題提到的,Crypto 的錢只要你道德感低就非常容易賺,因為很多人都不是專業投資者,不會做審慎的決策,只要故事好,只要營造出 FOMO 情緒,就能從這些人手上賺到錢。
現貨功能,這是指在當下,你能在項目中使用到什麼功能,體驗到什麼產品,即使是 beta 版甚至測試網版本的產品,這也意味著這個項方在研發上是有真實投入的。
還是拿我剛才說的 NFT 項目為例,他們在實際現貨功能中,只有 PFP。甚至連 PFP 畫廊都沒有做。
你現在體驗不到的功能,都是虛空功能、虛空產品。一個項目在推進產品時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這些都是沉沒成本。所以有產品的項目不會輕易放棄,而那些沉沒成本非常低的項目,只要賺到錢或者苗頭不對,可以迅速拋棄。這也是為什麼 azuki 創始人在自爆自己去年做過三個 PFP 項目並且 “社區自治” 後,azuki 價格迅速暴跌的原因。
因為這樣的 PFP 項目重點全在敘事性上,團隊可能只需要幾個人或者十來人就可以運行起來。同樣,在拋棄的時候也能快速拋棄,原班人馬再起一個盤子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對於 Crypto 領域的 “重資產” 項目來說,一個公鏈的研發團隊,至少也是數十人級別,尤其是龐大如以太坊,在 eth 合併方案中的已知開發者就超過 150 人。參與過以太坊整個開源項目的超過 4000 人,整個以太坊公鏈上的活躍開發者超過 20 萬人。這樣的項目說拋棄,幾乎是不可能的,沉沒成本已經高到所有人都不可能相信的地步。
因此,大家在看待項目時,應該多留意項目當前具備什麼功能,是否具備創新或者自研能力。研發側越重,項方跑路的可能性越低。在我上一段的賺錢道德感排序中,重研發的項目往往是道德感較強的項目。
努力學習提高認知,賺你自己的錢,賺長期主義的錢
這個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道理大家都懂,但做不到。因此我用更通俗的話來描述一下這個觀點。
說難聽一點,在 Crypto 領域很多人並不學習,只是單純的跟隨市場。因此只要你開始學習相關知識,你至少跑贏了 80% 的人。
拿我舉例,我並沒有覺得我比別人聰明或者比別強,我朋友圈裡太多專業人士了,金融碩士,做量化,做券商的,做投行的,無一例外都比我強。我只是單純的比他們學的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學習效率和接受能力比他們強。這就是所謂的信息差,而非能力差。
或許受制於沉沒成本,這些專業人士沒有更多的精力也不可能為了 Web3 放棄當前可能百萬年薪來重新學習一個陌生領域,所以這也給了很多平凡人士諸多機會。
開始你的學習,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懂的多一點,你就會形成信息差。現在有非常多人願意為信息差付費,或者叫知識付費。有些人專門發 NFT mint 信息,有些人專門分享 IDO 平台,又或者像我分享自己的投資心得。
日積月累,自我提升也是賺到錢的另一形式。
作者:柳葉驚鴻
公眾號:維斯曼筆記
個人微信號:liuyejinghong_
RSS3 個人主頁:liuye.rss3.bio
ETH 打賞地址:liuyejinghong.eth
Discord:https://discord.gg/6tu2hpwvUh\
公眾號後台回復 “web3” 免費領取 web3 學習資源
公眾號後台回復 “行業報告” 免費領取 2022 行業報告
往期內容推薦:
《35.Web3 項目正確的代幣引導,詳解五類代幣功能使用場景,快速看懂代幣經濟模型》
《34. 另類視角,從項目收入來看 Web3 用戶真實使用需求。》\
《33. 我在 web3 當農民,具備遊戲性的真正鏈遊?sunflower land 全方位分析》\
《32.Terra 死亡螺旋的復盤;維斯曼筆記開 discord 群組了》
《31.X to earn?實則為 pay to earn。非理性項目終將回歸市場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