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ejinghong.eth

liuyejinghong.eth

36.再次漫谈加密赚钱逻辑,或许对迷茫阶段的人有用

今天没有太多灵感,因此梳理一些近期琐碎的灵感,写一篇漫谈,这篇漫谈更多的是阐述关于赚钱的底层事实逻辑,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与往期文章一样,通篇都是个人主观臆断,DYOR。

具备较强道德感的人,注定赚不到钱。

这个论点或许会让人反感,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我做过项目孵化,也写过白皮书、软文等很多东西。但在绝大部分时候,这些内容都是编的。

正因为我太明白其中的业务逻辑、技术框架,所以深知许多项目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虚构的。当然,从项目方角度来说,那叫做未来愿景,叫路线图,叫未来规划,叫叙事性。但这对未来的美好叙述,一切都是为了当下你手中的钱。

也正是我有较强的道德感,最后就不再做所谓的项目孵化之类的事情了,因为我没法愉悦的享受凭借自己与他人的行业信息差来敛财。

另一方面来说,只要你对赚钱一事没有道德感,那么你必然会在 Crypto 领域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强调在 Crypto/Web3 / 币圈呢?

在股市,你的对手盘是各种金融机构,或者金融硕士博士,他们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有丰富的金融工具,有成熟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楼市,你的对手盘是各种地产巨头,地方政策,他们是制定规则的人,掌握媒体喉舌的人;

而在 Crypto 领域,你的对手们大多都是一样的普通人,或者懂技术的普通人。这个领域没有成熟而繁琐的工具,所以起点几乎一样,并且因为工具的缺乏带来了更多创业机会。这个领域的准入门槛低到可以一键发币、一键发链(严格来说如果你对细节有要求,那么一键工具也实现不了)。最重要的是,在 Crypto 领域没有规则,想怎么玩都看你自身的想法。

正因没有规则,所以 Crypto 领域只要你没有道德感,你非常容易在这里赚到钱。举一些反面案例,得益于匿名性以及全球化,你可以大肆 rug pull。对于用户来说,识别 rug pull 的成本是巨大的,无论是对知识储备还是技术储备,90% 的用户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如果你对 rug pull 非常反感,那可以改叫社区自治。就在昨天,mfers 的创始人 Sartoshi 写了一封留言信之后宣布把项目 “交还给社区”,就删掉社交账号跑路了。社区自治适合的场景只有进行公平分发的项目,对于那些把钱赚走,但把运营责任丢给社区的项目,这何尝不是另一种 rug pull 呢?

看到现在,如果你对这类社区自治依然反感,那么你可以再升级包装,做叙事性包装。结合当下热门版块,比如元宇宙。做炫酷的官网,写路线图,请 KOL 宣传,然后发 NFT 或者代币,对公众募资,或者有资源的话可以跟加密 VC 募资。这一套的成本可能不到 10 万美金,然后募资个几百万美金的代币,每天推特发发公告维持运营就行。如果你觉得我这形容很假很土狗,那么请你看看现在 90% 的 NFT 项目不都是这样做吗。

如果你还是接受不了这样叙事性包装的项目,那你可以考虑深入 Web3 领域,作为 Web3 切身用户去寻找痛点,并且研究解决方案来解决痛点。亦或者身在 Web2 的你,发现受制于 Web2 体制困局开始试图在 Web3 创造你想要的世界,并且落实在技术 / 产品研发上。在推进过程中你遇到了资金困局,然后你开始选择发行代币或者寻求机构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直至产品上线开始产生盈利,同时这个周期可能长达两三年,你是否能接受这样的赚钱方式?

上述四种项目运作方式,分别是道德感从低到高,你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对于赚钱的道德感在哪一层次,道德感越低赚钱概率也越大,虽然很不雅观但这是客观现实。

大多数项目方目标与你一样,赚钱

这个也是让我很困扰的地方,非常多项目是明摆着圈钱,但依然很多人乐此不疲的投资参与,并且相信项目方漏洞百出的叙事。

Crypto 领域中,大多数的项目目标是赚钱,而赚钱的核心方法也就两种,发行代币 / NFT 赚公众的钱,或者赚投资机构的钱。至于他们的叙事,全都是为了赚钱这个目标服务,当他们赚到了钱,项目自然会停滞,发发推特公告维持运营即可,此谓 “软着陆”,意为看起来没跑路的跑路。

还是拿我亲身参与过的项目 Parrot 来举例吧,投资机构就包括 alameda research,NGC 等,并且在 IDO 时候大概融资了 4 亿美金。项目本身是做借贷以及抵押稳定币,在当时 Solana 生态并没有类似的项目,这样一个融合 Maker DAO、AAVE 的项目,加持上 alameda 金字招牌,怎么都不太可能亏损破发吧,但实际上距离 IDO 价格已经跌了 99%。

那么融资之后他们做了什么呢,其实几乎没做任何实质性的工作了,每周会固定发推特,发一些海报。项目使用率几乎为零,社区活跃度几乎为零。这其实就是典型的软着陆项目。

对于项目方来说,融资是他们的目的,项目方向是给融资包装的核心,拿到了融资也就意味着项目的使命已经结束,继续在项目投入资金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只需要花一点点钱请两个运营维持公告和社区运转即可。

那么如何分辨这样的项目呢?其实非常简单,把项目拆分着看。将一个项目拆分成两个部分,我分别把它们称为期货阐述和现货功能。

期货阐述,就是一个项目方跟你描绘未来市场有多么宏大,或者未来产品功能有多么丰富,或者将来有多少合作。又或者给你描绘那些类似《头号玩家》的科幻世界,以及一些虚无缥缈的商业逻辑或者违背电子科学发展的逻辑。

举个例子,我看过一个 NFT 项目,在官网吹嘘自己要做 3D NFT,未来要做元宇宙硬件,让用户可以在自己研发的元宇宙中用 3D nft 化身来进行社交。但在实际落实中,发了个 2D 的 PFP。

在商业逻辑上,又要走依靠实体产业链的重资产(VR 硬件),又要走依靠技术研发的软资产(元宇宙世界、交互系统等等),一通大而全的东西一看就是单纯的叙事包装,不可能实际投入研发。

而在电子科学发展逻辑上,又完全忽视客观问题,比如不考虑去解决 VR 眼镜的痛点视场角、护目镜效应等等。这些细节就彻底论证了这样的项目没有做过严谨的市场调研与规划,只是月薪八千的文案为了迎合市场或者迎合投资人拍脑袋编出来的故事。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会觉得,我这样死抠项目的叙事性没什么意义,大家都是叙事性描述,故事讲得好才有人投资,才能涨。

但这样的想法,也侧面证实了大家对投资的不严谨,对自己的钱不重视,同时也呼应了我在上一主题提到的,Crypto 的钱只要你道德感低就非常容易赚,因为很多人都不是专业投资者,不会做审慎的决策,只要故事好,只要营造出 FOMO 情绪,就能从这些人手上赚到钱。

现货功能,这是指在当下,你能在项目中使用到什么功能,体验到什么产品,即使是 beta 版甚至测试网版本的产品,这也意味着这个项目方在研发上是有真实投入的。

还是拿我刚才说的 NFT 项目为例,他们在实际现货功能中,只有 PFP。甚至连 PFP 画廊都没有做。

你现在体验不到的功能,都是虚空功能、虚空产品。一个项目在推进产品时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都是沉没成本。所以有产品的项目不会轻易放弃,而那些沉没成本非常低的项目,只要赚到钱或者苗头不对,可以迅速抛弃。这也是为什么 azuki 创始人在自爆自己去年做过三个 PFP 项目并且 “社区自治” 后,azuki 价格迅速暴跌的原因。

因为这样的 PFP 项目重点全在叙事性上,团队可能只需要几个人或者十来人就可以运行起来。同样,在抛弃的时候也能快速抛弃,原班人马再起一个盘子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对于 Crypto 领域的 “重资产” 项目来说,一个公链的研发团队,至少也是数十人级别,尤其是庞大如以太坊,在 eth 合并方案中的已知开发者就超过 150 人。参与过以太坊整个开源项目的超过 4000 人,整个以太坊公链上的活跃开发者超过 20 万人。这样的项目说抛弃,几乎是不可能的,沉没成本已经高到所有人都不可能相信的地步。

因此,大家在看待项目时,应该多留意项目当前具备什么功能,是否具备创新或者自研能力。研发侧越重,项目方跑路的可能性越低。在我上一段的赚钱道德感排序中,重研发的项目往往是道德感较强的项目。

 努力学习提高认知,赚你自己的钱,赚长期主义的钱

这个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道理大家都懂,但做不到。因此我用更通俗的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观点。

说难听一点,在 Crypto 领域很多人并不学习,只是单纯的跟随市场。因此只要你开始学习相关知识,你至少跑赢了 80% 的人。

拿我举例,我并没有觉得我比别人聪明或者比别强,我朋友圈里太多专业人士了,金融硕士,做量化,做券商的,做投行的,无一例外都比我强。我只是单纯的比他们学的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学习效率和接受能力比他们强。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差,而非能力差。

或许受制于沉没成本,这些专业人士没有更多的精力也不可能为了 Web3 放弃当前可能百万年薪来重新学习一个陌生领域,所以这也给了很多平凡人士诸多机会。

开始你的学习,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懂的多一点,你就会形成信息差。现在有非常多人愿意为信息差付费,或者叫知识付费。有些人专门发 NFT mint 信息,有些人专门分享 IDO 平台,又或者像我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

日积月累,自我提升也是赚到钱的另一形式。

作者:柳叶惊鸿

公众号:维斯曼笔记

个人微信号:liuyejinghong_

RSS3 个人主页:liuye.rss3.bio

ETH 打赏地址:liuyejinghong.eth

Discord:https://discord.gg/6tu2hpwvUh\

公众号后台回复 “web3” 免费领取 web3 学习资源

公众号后台回复 “行业报告” 免费领取 2022 行业报告

往期内容推荐:

35.Web3 项目正确的代币引导,详解五类代币功能使用场景,快速看懂代币经济模型

34. 另类视角,从项目收入来看 Web3 用户真实使用需求。》\

33. 我在 web3 当农民,具备游戏性的真正链游?sunflower land 全方位分析》\

32.Terra 死亡螺旋的复盘;维斯曼笔记开 discord 群组了

31.X to earn?实则为 pay to earn。非理性项目终将回归市场均值

30. 俄罗斯被踢出 SWIFT,地缘冲突促使全球寻找全新金融清算方案,或将推动区块链行业发展。

【精彩译文】The Sandbox 第四季度状态分析(来自 Messari 分析师文章)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